黃帝陵,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,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氏黃帝的陵墓,相傳黃帝得道升天,故此陵墓為衣冠冢。1961年,國務(wù)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(hù)單位,編為“古墓葬第一號”,號稱“天下第一陵”。黃帝陵古稱“橋陵”,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。
黃帝,姓公孫,名叫軒轅,出生于母系氏族社會。相傳母親附寶于農(nóng)歷二月初二,在沮水河畔(今黃陵縣沮水河)沮源關(guān)的降龍峽生下黃帝,從此便有了“二月二龍?zhí)ь^”吉祥之說。司馬遷在《史記》中對黃帝如是描寫道:“生而神靈,弱而能言,幼而徇齊,長而敦敏,成而聰明”。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祭黃帝陵詞開首就是“中華開國五千年,神州軒轅自古傳。創(chuàng)造指南車,平定蚩尤亂。世界文明,唯有我先?!斌w現(xiàn)了我中華兒女對軒轅黃帝赫赫功績的尊崇之情。后人尊稱軒轅黃帝是“人文初祖”、“文明之祖”,黃帝陵被視為炎黃子孫尋根祭祖之地。